创意这个东西,让人捉摸不透。
它既科学,又很玄妙。
它既理性,又很感性。
它既是思维发散,又是思维聚焦。
它有很多方法论,有时又要抛开全部方法论。
我也有很多创意的技巧,有时能帮我达成创意,有时也是一样一筹莫展。
如果你用惯了各种思维模型和创意框架后,还是创意枯竭,那不妨看看这10个有趣方法,助你离创意更近一步。
1关键词关联法
这个玩法有那么点神经病,就是每日给自己规定一个关键词,什么词都可以,然后这一天里围绕它开抽风之旅。
你看到任何东西(人、事物、动物、风景等等),都要强行和这个关键词相关联,混搭在一起。
比如,设定的关键词是“汽车”,然后你在路上看到一条狗,那么就可以想:
如果一条狗在开车会怎么样?一群狗呢?
这个狗在卖车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?
这条狗会不会是一个汽车人?
狗狗眼里的这个汽车会是什么样的?
汽车能不能长的像宠物狗一样?
如果狗狗的四条腿变成四个汽车轮子会如何?
为啥它对着汽车叫,在说什么?
......
2进行主题联想发散
给自己定一个主题,然后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主题的发散,围绕主题进行无限拓展。
思考可以天马行空,不过始终围绕这个主题,寻找它的不同的特点、不同思考方向和不同切入点。
这个创意训练方法常见的可以用九宫格思考,也可以用思维导图发散。我建议不需要用相关工具来做,直接在白纸上画出来就可以了,重点训练思维,没必要把时间花在工具上。
3随时记录时刻思考
准备一个手机便签,把你看到的每一个有趣的事物、段子、对话记录下来,很多创意都是来源于生活。
并且,千万不要浪费那些你在地铁、在厕所、在吃饭、在看电影时一闪而过的小灵感或小感悟,这些都应该记录下来,可能就是你将来的一个创意库,时不时翻一番都会受益。
比如在上厕所的时候突发灵感,有笔没手机怎么办?拿手纸也应该记下来啊!只是记得给自己留点。
4罗生门思考法
这个玩法很简单,又很神经,所以我也称之为精神分裂法。
罗生门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,就是站在不同人的立场思考。同一件事,不同人,不同角度,阿猫阿狗的叙述方式和心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。
这一点在很多系列广告、悬疑故事以及电影里面都是很常见的。
比如在路上看见一条狗在电线杆下尿尿,那么就可以开始精神错乱了。时间静止,画面定格,镜头不停切换:
此时,这条狗的内心戏是怎么的?
这个电线杆的内心戏是怎么的?
这条狗的主人的内心戏是怎么的?
旁边一个吃面包的大叔的内心戏是怎么的?
另外远处的一条母狗的内心戏是怎么的?
旁边座位上看报纸斜着眼睛看的老大爷内心戏是怎么的?
......
5旧瓶装新酒/新瓶装旧酒
我们常说创意就是旧元素的重新组合。也就是用新的形式、内容、语言来包装旧的东西,让人眼前一亮。
这其实更多的锻炼的就是你的创新能力,突破墨守成规思维的能力。用你所知的各种新事物、新知识来重新组合旧的元素。
比如用90后语言描述古诗词,比如用互联网思维去讲经典老故事,比如现在很多公众号喜欢写的如果历史人物做XXX会怎样、比如现在很多电影的3D化VR化.....
6不断的问为什么
时刻保持思考为什么的心态,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各种事物和信息,而是经常问自己为什么。
比如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下掉下来、为什么人才吃饭喝水、为什么我们看天上的云会动、为什么蜜蜂巢是那种形状的、为什么看到别人都在笑自己也会跟着笑、为什么小龙虾会这么火爆、为什么狗就是比猫要粘人......
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,这里的问为什么不是锻炼大家逻辑思考能力,我们要锻炼的是发散性思维的能力。